

要点2:技术形态,底部区域的K线特征 大级别底部一般为复合型底部,类似于W底,头肩底等


2012年12月4日1949位置出现V型底部反弹,但V型反弹顶点后出现大幅度下跌。

大底L与假底F的底部对比
假底出现后直接快速拉升25%以上,无明显回调;而真实大底是复合型底部。

在下跌过程中,第一次反弹触及30日均线时,此处并不是趋势中好的金叉做多位置,盈亏比不高,至少不是个好的加仓位置。

要点3:对当前市场分析判断。
从量化分析数据来看,大型底部出现时,从该段最高点至少与30日均线有7次缠绕过程,才能形成大底,而其他波段的底大概率需要2次及以上的上冲均线过程;
当前均线缠绕次数不够,下跌震荡过程不够充分,不具备大底特征;
大型底部出现时,牛股中的最大回撤达到85%以上,市场股价平均值回撤50%;比如2008年的大型底部出现时,牛股最大回撤达到91%(中国铝业)。
当前牛股平均回撤较大,但最大跌幅不足,不具备大底特征;
综上,当前具备了一定的底部特征,目前已经突破30日线(5月31日),如能再度回踩是抄底机会;而若要形成底部,大概率是中型底部,而不是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