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软件,个股资料里点击股东研究。


(从上图红圈看)也就是这两段,从大单金额的数据来看,属真实,并无刻意的欺骗性行为,也监控到了。
这两波筹码集中,都是共同的一个特点,都是在3月30号过后,刚好避过了第一季报披露和第二季报的中空期。 因此,我们无法获知,是谁做了买入行为。

圈中两波区域正是大举建仓区域 两横横条黄线,则是两波成交的大概成本区域。 可以见到,第一波吸筹后,随后小幅度的下跌,也在成本区的位置止住,随后就以小阳线进一步拉升。
有两个,一个是第二波介入资金的成本区,一有下探可考虑痛点区域介入,去介入低吸,参与炒作,做T为主,逢高就卖,一波可做7%-10%就足够了 一个是,强势突破前期高点24.7元时可介入,突破平台区域 那么从6月30号至今天,已有半个月,也就是有半个月的数据我们是看不到的,但从大单净额的情况来看,预计这两天的股东人数出来,还是会继续集中,这点不用质疑。

近半个月的情况,资金的集中度越来越高,这么大规模的集中度,这肯定是公募基金,对于基本面的判断,从而发生的大规模介入行为 至于,介入的基金是哪一些,有没有操盘能力,这个是另外思考的问题。
这个就是我看一个股票的分析方法 ,以及一些逻辑思考,以及思考资金进来,是基于什么准则介入的一些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