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看到或听到一些研判者提出个股或者大盘操作上的建议,比如买进或者卖出,也有建议持有或者增持减仓之类。这些操作建议似乎言简意明,但也并非都是如此。比如买进、增持和持有这三个概念就有些表面上的雷同,甚至有大同小异之惑。既然可以买进就能够增持,既然能够持有就能够买进,但这些看上去差不多的操作建议其内涵是不一样的。 买进等同于原始建仓,就是假设投资者原本是空仓。增持是假设投资者原来已经有仓位了,现在可以继续加码买进。持有就是不动,既不增加也不减少仓位,实际上就是不操作,如果投资者原来就是空仓那么也就维持空仓的状态。 与持有的结果是仓位不动或者维持空仓不同,前两种建议的结果都会增加仓位,但投资者持仓的成本会发生变化。 买进的结果是投资者新增了仓位,其建仓的成本就是这次买进的成本。而对于增持来说,最后的持仓成本应该低于增持的成本,也就是说原有的持有成本比增持的成本要低。如果原有的成本高于增持成本那么我们就不叫增持而叫补仓,或者叫低位补仓,补仓的结果是持有成本的下降。尽管从操作的角度来说,增持与补仓是完全一样的,但两者最终的持有成本并不一样,关键在于原有仓位的成本比现在高还是低,如果低就是增持而高就是补仓。 从这三种操作的结果来看,研判者提出买进的建议显然是比较积极的,表明研判者认为上面还有较大的空间,以目前的价格作为持有成本仍然能够获利。而增持则为其次,因为增持后投资者的实际持有成本会比增持的价格低,表明研判者认为股价上涨的空间有限,但至少目前的股价还能够维持,所以增加一些筹码问题不大。而持有则是属于最为消极的,因为研判者提出这个建议实际上就是告诫投资者目前的股价走势并不明朗,短期可能进入盘整态势,至于以后的演变则向上向下都有可能。从逻辑上说,不再考虑买进甚至增持而只是简单的维持原来的仓位,实际上就是在等待增持和卖出的时机。换句话说,研判者认为股价可能正处于盘整阶段,未来上涨还是下跌需要继续等待更加明确的信号出现。 以当前的市场而言,在上证指数连续上涨之后市场不免人声鼎沸,但这波行情的起点仅有2000点,因此上证指数已经足足上涨了50%,而此时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冷静和理性。市场的利多因素很多,否则上证指数也不会这样上涨,但市场并不只有利多。本栏早在这波行情启动之际就提出过一个观点,即本轮行情源于证监会年内100家左右IPO的承诺,行情最终很有可能同样受阻于市场对于明年IPO的预期。目前已到年底,管理层也开始对明年的IPO进行放风,上周六有报道称“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昨日表示,证监会将积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保持每月新股均衡发行、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尽管有很多修饰词语,但投资者似乎只看见六个字,叫做“增加新股供给”。由于注册制需要修改相关法律条文,至少明年一季度推出不太可能,这样在明年的起始阶段IPO仍将延续原有的审核制,发行的速度由证监会调控,而“增加新股供给”这六个字似乎提醒我们,今年下半年100家左右的速度肯定要提速。如果我们依然紧扣IPO来进行市场研判的话,应该给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买进、增持还是持有?似乎持有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也就是说,就上证指数而言,现在的操作策略只能是持有,不是买进甚至也不是增持。我们需要等待趋势进一步明朗的信号出现,预计这段时间不会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