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上海综合指数1993 1999年期间的市场特征。

1、上证指数从1993年的高点1558点下跌到1994年的低点325点,指数共下跌1233点,1233点与1260(即增递圆形180 的第三循环1260 )非常接近,相差仅为27点,27点如果扩大10倍为270,即正好是圆形图上的270 角度的数值。
2、上证指数从1994年低点反弹高点1053点,共上升3728点,随后再次下跌到513点,到1996年初的513点,这段下跌幅度为540点。如果我们将反弹与下跌的幅度相叠加,正好相等于前期第一波下跌的幅度,即728+513=1241点,其中上证指数反弹的728点,其正好与循环递增360 的第二圈720的数值相近,540点正好与循环递增180 的第三圈540的数值相等,上述现象可谓神奇。
3、上证指数在1996年底一度急升到1259点,见顶的原因应该是与上述波动的递增循环1260 不无关系。
如图是深圳成分指数在1996 1999年期间的市场特征。

1、深成指从1996年初的924点上升到4522点共升3598点,这与3600点相当接近,3600是360的10倍关系数。
2、深成指随后上升第二波段,股市从2792点上升到6103点,共升了3311点,3311点与第9循环3330点非常接近。
3、深成指从6103.62点下跌到2521点,期间下跌为3582点,这与3600相近,只差8点。
4、深成指在这期间出现的3个明显低点依次都能以360 递增模型示意圆中找到。
924.33点对应180 直线第四圈的900相近。
2792点对应270 直线第八圈的2790相近。
2521点对应360 直线第七圈的2526相近。